歷史由來
泡麵發明之父是日本大阪市日清食品公司會長——安藤百福。 他看到二次大戰後的日本國弱民貧,欲吃一碗熱騰騰的拉麵而不可得,於是興起了發明泡麵的念頭。設定的商品目標是:好吃、安全、簡單、廉價、長期常溫保存。
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努力研發,一九五八年第一包泡麵在日本正式上市,甫推出即成為消費者們的最愛、媒體界的寵兒,打破了大家對這個飲食史上的革命性新產品的疑慮。銷售成績年年高升,一九六一年,泡麵年產量是五億五千萬包;一九六三年,驟增至二十億包;一九六五年,更飆到二十五億包。
這個時期,泡麵種類五花八門,炒麵、餛飩、日本風味烏龍麵等,商品名不勝枚舉,湯頭種類也多得不計其數。一九七Ο年,日本國民生產總值(GNP)躍居全球第二位。社會由高度成長時代跨進消費時代。花在主食上的開銷逐漸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嗜好品花費,在外吃飯次數比率也逐漸增加。
然而唯獨泡麵,一直處於激烈競爭戰況下,當時最高紀錄約有兩百多家廠商搶食泡麵業大餅。因此雖然品質節節改進,價格卻始終在原地踏步。一九五八年誕生的泡麵,價格是三十五日圓;十年後的一九六八年,價格依然是三十五日圓。
另一方面,泡麵的年產量高達三十六億包,市場完全陷於飽合狀態。如今,日本泡麵年產量是五十二億包,其中,包裝泡麵大約有二十億包,杯麵則是三十億個,其他是生麵類的速食麵。一人的平均年消費量是四十一包,比起一九五八年來,成長率高達四百倍。泡麵的種類,也增加到八百八十種。